影响我国纺织品出口的主要环保法律法规有哪些?
目前涉及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国外法律法规主要是“绿色壁垒“,一类是针对纺织品从纤维的培植或生产到最后废弃物的处理整个生产链中对环境的影响所设置的壁垒,要求企业建立、实施环境管理体制和对产品实施环境标志和声明;另一类是由于产品本身对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影响所引发的,要求最终产品上有害物质的限量低于特定的要求,符合人类生态学。以下就我国纺织主要出口市场美国和欧洲来进行分析。
1)欧洲的REACH法规:
欧洲化学品管理署(ECHA)在2007年6月1日颁布欧盟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简称REACh 法规,这个涉及化学品生产、贸易、使用安全的法规提案,其目标是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保持和提高欧盟化学工业的竞争力,追求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欧盟委员会计划建立专门的化学品监控管理体系,并于2012年前实现所有相关化学品的统一管理。该体系对欧盟市场上约3万种化工产品和其下游的纺织、轻工、制药等产品分别纳入注册、评估、许可三个管理监控系统,纺织品被列入评估范畴。欧洲化学品管理署(ECHA)提出REACH法规预注册高关注物质(SVHC)清单列表, 要求纺织品不能含有超过限值的高关注物质, 欧洲化学品管理署对SVHC清单被定期更新并在官方网站(http://echa.europa.eu/)上对外公布。
另外,对于出口到欧洲各个国家如德国,法国,意大利等,纺织品在满足REACh 法规的同时还要符合当地国家有关有害物质的法规要求。
2)美国的消费品安全改进法CPSIA
CPSIA--美国消费品安全改进法, 在2008年8 月14 日被正式签署生效成为法律,法案要求每件进入美国的儿童用品应获得经过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资质认可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安全认证,否则将面对巨额罚款并导致出口中断。
新法案除了对儿童产品中铅含量的要求更为严格外,还对玩具和儿童护理用品中有害物质邻苯二甲酸盐的含量做出新规定。该法案要求某些儿童产品在被进口到美国前必须有获该委员会认可的第三方实验室出具的测试报告,美国所有生产、进口、分销玩具、服装和其他儿童产品及护理品的相关行业的制造商要保证其产品符合该法案的所有规定、禁令、标准或者规则。
(来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